海南三亞,一美食博主到市場買海鮮,總計花了3888買的各種海鮮。當他拿著買好的海鮮去加工店,店主表示他被宰了,海鮮攤卻堅稱沒有賣貴,是加工店是同行競爭。博主表示疑問,到底誰在說謊?
2月24日,美食博主劉雨鑫JASON 到海南三亞的一個市場買海鮮,買了龍蝦、花對蝦、椰子螺、螃蟹、青衣魚、芒果螺,總計花了3888。
當他拿著買好的海鮮去加工店,店主表示他被宰了,700元一斤買的龍蝦實際300一斤,博主所有的海鮮算下來只需要2100塊錢,讓博主找海鮮攤老板退差價。
當博主返回海鮮攤時對方卻堅稱沒有賣貴,聲稱加工店是同行競爭,還可以帶他去港口看批發價格。
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,幾乎都站在加工店的那邊,認為就是海鮮攤在坑人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消費者可以自行保障自己的權利,通過維權來真正辨識。下面小編就到大家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一下:
首先,根據我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,消費者享有合法權益,可以依法維權。該法律明確規定了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范圍,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安全、質量、知情權、自主選擇權、合法權益等方面。在這起價格糾紛中,博主可以依據該法律要求海鮮攤老板退還差價。
其次,根據《價格法》,商家應當公示商品價格,并不得以虛假價格欺騙消費者。如果商家存在虛高價格行為,應當受到懲罰。在這起價格糾紛中,龍蝦價格是否有虛高?若真實存在,那幾乎被虛高了近十倍,那么就可以認定為商家存在虛假價格欺騙行為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,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交易應當以合同為依據,雙方應當遵守合同約定。如果商家存在欺詐行為,消費者可以依據該法律要求解除合同,要求商家退還差價。
綜上,海南海鮮市場的價格陷阱是消費者需要警惕的問題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消費者應當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,如發現商家價格虛高或存在其他欺詐行為,應當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,向相關部門投訴或尋求法律援助。與此同時,市場監管部門也應當加大對商家價格欺詐行為的打擊力度,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